我国网址资源将耗尽 下代互联网提速在即
2008-4-14 【文章名称】 我国网址资源将耗尽 下代互联网提速在即 【关 键 词】 网址 互联网
自2005年开始,IP地址短缺就主要表现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但我国产业链尚不完善,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性地址管理分配机制,更缺少相关的规划和投入。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在接受传媒采访时表示,要重视IP地址耗尽的严重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IPv4(互联网协议第4版)地址耗尽问题的迫切性和产生的后果估计严重不足。国际互联网协会首席互联网技术官莱斯利·戴格勒也表示:“由于全球网站和网民数量的急速膨胀,网址资源已濒临枯竭。”
据CNNIC分析,按现有每年约2亿个IP地址的消耗速度,以及年约19%的消耗增速,全球剩余IP地址将于2012年前后耗尽。而有着“互联网之父”之称的互联网协议发明人温顿·瑟夫认为“IP地址将于2011年前消耗殆尽”。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依照中国目前的网络发展速度,分配给网民的网址资源将被提前用完,届时国内运营商不得不面临对外高价竞购网址的境地。
日渐短缺的网址资源和全球经济对互联网的极度依赖——两者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尖锐化。在此背景下,令人不解的是,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却进展缓慢。
那么,是业界没有真正意识到IPv6的价值,还是其他因素使得新一代协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危机大过“千年虫”
看似互联网空间疆域无限,能够连接上百亿的终端,并且每分钟可增加无数的新端点。然而,“这个空间并非是无穷尽的。”技术工程师们指出,“互联网确实存在一个边界,甚至它已经开始显得有些拥挤。”
事实上,目前仅剩19%的可用网址资源,这使得现有互联网的前景更为令人忧心。据了解,目前互联网可容纳的IP地址是依据IPv4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它可分配的IP地址总数是有限的。美国非营利组织互联网协会协议规定的互联网地址最多约为42亿个。而其中约59.7%的网址资源为开发此技术的美国所拥有,且无法再进行重新分配。更值得警惕的是我国仅占全球IPv4地址数量的4%(1.35亿个)。对此,面对正在进行的3G网络建设和未来数字化家电的普及,国内专家们忧心忡忡。因为自2005年开始,IP地址短缺就主要表现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但毛伟在研究中却发现:我国产业链尚不完善,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性地址管理分配机制,更缺少相关的规划和投入。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存在大量的机构使用网址倍增手段来缓解IP地址短缺危机,例如使用IP地址翻译器(NAT),即多台电脑使用同一个IP地址接入网络。但由于是隐藏的虚拟地址,这一方法也潜藏了巨大风险。如语音、视频、端到端文件共享等应用都可能因为虚拟地址的存在使网络连接变慢,甚至出现大量安全漏洞。这意味着拖延向IPv6升级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不利后果。
IPv6商用化亟待破冰
显然,业界普遍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寄希望于IPv6。
据了解,日前在深圳召开的“IPv6技术终端应用高峰论坛”上,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原信产部等八部委联合启动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CNGI)取得重大突破,基于IPv6的高清晰多功能网络显示终端成功问世,并迈出了产业化步伐。而以康佳为首的部分中国企业也显示了它们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领域自主创新的实力。
一直以来,国内相当部分专家认为,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是非常难得的机遇,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严峻的IP地址短缺问题,地址分配和运营管理都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猛,却仍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壁垒,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换代正好为中国掌握自有技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竞争条件。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2.1亿人,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互联网网民聚集地。而根据IPv6协议的部署,当前的大部分设备都面临着升级或换代,这也预示着,仅仅是中国市场向IPv6的转轨就会催生上千亿元的市场,这给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可以肯定的是,在IPv6未来商用化进程中,谁抢先占据终端优势,那么谁就将率先拥有产业中的话语权。 若需要更全面深入了解相关行业,请浏览研究报告栏目
|